首页 > 会展奖补 > 阅读详情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全文

来源:会议服务公司   发布时间:2022-08-31 17:24:10   浏览次数:8230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到2025年,立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会展产业体系,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成都的目标是到2025年会展业总收入超1600亿元。任务是实施名展(会)名馆名企名业培育行动。保障为推动设立会展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

成都市博览局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发展成效

第二节 发展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塑造会展业新格局

第二节 构建会展业新生态

第三节 培育会展业新动能

第四节 推动展产融合发展

第五节 促进会展业开放合作

第六节 完善会展业配套服务

第四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

第二节 完善政策体系

第三节 提升营商环境

第四节 加强安全防控

附件1 名词解释

附件2 成都市建圈强链重点培育展会方向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阶段;是全省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节点;是成都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攻坚突破期,是厚植宜居宜业优势的进位提升期。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桥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等进行编制,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成都市会展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会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业坚持站位全局、服务大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国内外环境发生复杂变化,成都会展业既有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

第一节 发展成效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业总收入5240.3亿元、直接收入533.3亿元、带动收入4707亿元,其中直接收入同比增长81.1%。累计举办重大会展活动3572个、展览和会议总面积4943.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52.8%、35.4%。其中,举办重大展览1177个、展出总面积2119.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40.1%、47.2%;举办重大会议1169个、会议面积2824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58.6%、27.7%;举办重大节庆活动1226个,同比增长17.2%。

专栏1 “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业收入

“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业收入

专栏2 “十三五”期间成都重大会展活动数量

 “十三五”期间成都重大会展活动数量(展览、会议、节庆)

专栏3 “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展出总面积

“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展出总面积

品牌建设富有成效。成功落地国际合作驻馆项目21个,获得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展览项目12个,符合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标准的会议项目33个,会展国际品牌持续增加。成功举办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等重大展览,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会议活动。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4位,国际会议目的地竞争力位列全球第38位,连续两年跻身亚太十大会展城市。

载体建设实现突破。省市两级合力推动建成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打造中西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展会一体”综合体,有效解决了成都大型展览和会议场馆不足的瓶颈。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空港商务展示展销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扩大专业展览新空间。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融创国际会议中心等会展载体设施得到更新和提升,增强会展业综合承载力。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本土重点会展企业568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本土会展企业5家,本土上市会展企业1家,外资企业39家,合资企业4家,具有独立组展能力企业26家。成功引进英国英富曼、瑞士迈氏、法国智奥集团等国际会展龙头企业在蓉设立独立法人机构或区域总部,同德国慕尼黑、英国塔苏斯、上海东浩兰生等国际国内领先会展企业达成来蓉投资意向。成都市博览局联合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成都大学、《会议》杂志社共同成立全球首个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为成都会展业提供国际会议大数据收集与研究、国际会议经济理论研究以及国际会议行业人才培训等服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相继出台《成都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促进会展产业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成都市培育展会新模式激发增长新动能的指导意见》等15个专项政策,推动各区(市)县设立贸促分支机构、会展局或博览机构,形成会展业发展工作网络体系,有效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会展+”行动,探索形成了“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贸易”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会展与产业高效联动,打造“展产利益共同体”。全国首创“成都会展新经济产业创新基地”和“成都绿色会展经济创新中心”,为吸引更多创业型、创新型会展企业筑巢落户提供发展条件。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发展机遇。抢抓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机遇,促进成都会展业提升资源要素汇聚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入推进机遇,提升成都会展业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增强国际交往能力。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机遇,将进一步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有利于成都加快区域合作,集成会展优质资源,共建世界级会展品牌,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围绕国家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等新发展机遇,有助于推动成都会展业数字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主要挑战。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严峻复杂。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对传统会展模式和各种服务紧密合作形成的价值链体系造成较大冲击,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受阻,对成都会展业发展构成较大挑战。同时,国内城市竞争日益加剧,全国主要会展城市加快扩大会展场馆规模,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导致会展项目、会展市场和会展人才等竞争日益激烈。

存在问题。“十三五”期间,成都会展业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会展链主企业不强、会展价值产出不够、会展创新动力不足、会展配套服务不全等问题,倒逼成都会展业既要顺应趋势、把握机遇,又要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成都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提质“幸福城”。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名展、名馆、名企、名业”为抓手,探索推进数字会展和绿色会展,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构建体系完善、市场活跃、品牌集聚、效益优良的会展经济新格局,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为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会展力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全球视野、国际化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成都会展国际影响力和全球显示度,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以会展产业链为主线,深刻把握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推动链主企业、公共平台、领军人才等融合共生发展,跨区域协同构建产业生态圈。

创新引领、数字化发展。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数字科技,建设智慧会展场馆,推进会展业智慧管理与服务,培育和发展数字会展项目,推进成都会展业创新发展。

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绿色会展,注重资源整合与循环利用,打造生态化、集约型的绿色会展新经济体系,促进成都会展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到2025年,立足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会展产业体系,将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之都,助力打造带动全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会展规模效益稳步增长。会展经济量质齐升,消费引领和贸易促进功能凸显,综合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数字会展和绿色会展持续推进,会展总收入、会展活动数量、展出总面积等主要指标实现持续增长。到2025年,全市会展业总收入超过1600亿元,举办重大会展活动数量超过1200个,展出总面积超过1450万平方米。

——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会展活动数量大幅增长,国际参展比例进一步提高,国际权威认证项目持续增加,会展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举办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展会项目超过20个,举办符合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标准的会议项目超过40个。

——会展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汇聚一批牵引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会展链主企业和组织机构,本土会展企业集团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到2025年,会展企业数量超过800家,年营业收入过亿本土会展企业超过8家,知名会展企业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5家。

——会展人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进,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会展人才体系。到2025年,会展职业经理人(高级)认证数量超过350人,引进国际会展专业人才数量超过500人。

——会展载体设施逐步完善。会展载体布局不断优化,专业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会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到2025年,会展专业场馆可供展出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会议型酒店房间数量超过15万间。

专栏4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 2025 属性
会展效益 会展业总收入(亿元) 1053.2 1600 预期性
会展业直接收入(亿元) 112.3 160 预期性
会展业拉动收入(亿元) 940.9 1440 预期性
会展规模 重大会展活动数量(个) 882 1200 预期性
展出总面积(万平方米) 958.9 1450 预期性
参会观展总人数(万人次) 9350 12000 预期性
5万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展览数量(个) 10 30 预期性
国际合作 国际会展活动数量(个) 100 230 预期性
国际参展商比例(%) 1.5% 5 预期性
获得UFI认证项目数量(个) 12 20 预期性
符合ICCA标准的国际会议数量(个) / 40 预期性
会展主体 会展企业数量(家) 568 800 预期性
年营业收入过亿本土会展企业数量(家) 5 8 预期性
知名会展企业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家) 6 15 预期性
会展人才 会展职业经理人(高级)认证数量(人) 200 350 预期性
引进国际会展人才数量(人) 100 500 预期性
会展职业培训人数(人次) 3000 5000 约束性
会展载体 会展专业场馆可供展出面积(万平方米) 58 90 预期性
会议型酒店房间数量(万间) 10 15 预期性

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形成结构合理、服务一流、国际领先的会展业生态体系,链主企业国内一流,品牌提升成效显著,会展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全面增强,会展国际话语权和国际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助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第三章 重点任务

坚定不移建设国际门户枢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极核主干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会展业提质增效、支撑引领,聚力“建圈强链”,塑造产业新格局,构建产业新生态,培育产业新动能,推进数字会展和绿色会展,深入展产互融互促,扩大国际开放合作,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促进会展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塑造会展业新格局

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强化城市功能导向,以服务城市发展战略推动会展业核心功能提升。优化全市会展业空间结构、高效配置要素资源、协同联动促进各区域核心功能相互支撑,构建“双核驱动引领、四大特色助力、全域协同发展”的“2+4+N”会展业发展新格局,形成特色功能优势,服务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做优做强。

双核驱动引领。强化“牵引带动”,以四川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区为“双核”,发挥两大专业场馆优势,聚焦做优做强会展创新策源、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格局,打造会展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四川天府新区充分发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会一体”重大平台优势,推动场馆低碳化、智慧化升级,引培高能级、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活动,加快完善保税展销中心、高端会议酒店集群等配套设施,提质打造西博城商圈,营造多元会展消费场景,做强“会展创新发展引领区”,打造国际展览新高地和全球会议目的地。成都高新区加快推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智慧化升级,依托人工智能与5G、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区块链及金融科技等产业领域优势,打造国际高新技术展会首选地。

四大特色助力。依托重点区域和特色产业,聚焦做优做强航空枢纽、运动赛事、会奖旅游、特色农业四大特色,着力加强会展创新能力,推动会展功能差异化提升,增强会展竞争力和带动力。聚焦航空枢纽,成都东部新区加快建设国际会都岛载体支撑,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和空港综合保税区“区港一体化”优势,汇聚全球供应链资源要素,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会议展览组织开展合作,打造世界知名的国际交往中心;双流区依托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空域资源释放的“双重契机”,加强与法国航空航天协会等全球著名航展机构合作,吸引全球航空经济头部企业加速聚集,加快建设空港商务展示展销综合体,健全场馆周边配套设施,打造国际航展新高地;金堂县依托淮州新城、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和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打造“通用航空+农业装备”会展集聚地。聚焦运动赛事,龙泉驿区加强以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为代表的赛会载体的赛后综合利用,完善区域会展配套服务设施,积极承办体育行业专业展会,打造全国“体育+”展会承载地;金牛区依托凤凰山体育公园、城北体育馆等体育场馆和亚舞联等国际组织,精心承办大运会、世运会、亚洲体育舞蹈锦标赛等国际品牌赛事,打造国际品牌赛事承载地。聚焦会奖旅游,都江堰市依托生态环境和文旅资源优势,高水平举办一批国际学术会议、企业商务会议、精品文创展会等,不断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打造高端会奖旅游目的地;大邑县依托安仁· 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华侨创意文化园、南岸美村等会展设施及产业园区,积极探索“会展+文博”模式,着力打造“小而精、新奇特”品牌展会,打造具有东方韵味的会奖旅游目的地。聚焦特色农业,新津区围绕农博引领与乡村振兴,以数字科技赋能会展发展,推动“会展+农业”“会展+商贸”“会展+旅游”“会展+数智”等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农博展贸新平台、全球农博交流新高地;崇州市依托优质粮油、崇州枇杷茶、乡村旅游等产业基础,推动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和竹艺村、中胜酒店等会展相关载体改造升级,完善周边设施,推动会展与农业等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农业展会创新地。

全域协同发展。依托区域资源和重点产业链,围绕更好接续双核及四大特色的会展发展势能,深入展产融合互促,促进全市会展有序发展和高效协同协作,全力打造产业会展集聚地。锦江区依托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打造“时尚消费+新经济”会展集聚地。青羊区依托少城国际文创谷、成都工业创新设计功能区,打造“文化创意+航空工业设计”会展集聚地。武侯区依托三国创意设计产业功能区、华西医美健康城、她妆美谷,打造“文化博览+医美文旅”会展集聚地。成华区依托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东郊记忆艺术区,打造“熊猫度假+文创艺术”会展集聚地。青白江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欧洲产业城、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打造“国际物流+智能制造”会展集聚地。新都区依托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成北新消费活力区,打造“轨道交通+潮流消费”会展集聚地。温江区依托成都医学城、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医疗康养+花卉苗木”会展集聚地。郫都区依托中国川菜产业城、成都影视城、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打造“休闲食品+动漫电竞+绿色氢能”会展集聚地。简阳市依托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打造“电商物流+绿色建筑材料”会展集聚地。彭州市依托天府中药城、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打造“医药健康+绿色低碳”会展集聚地。邛崃市依托天府现代种业园、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和成都医疗器械创享中心,打造“现代种业+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医械”会展集聚地。蒲江县围绕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天府农创园,打造“铁路设备+特色水果研发”会展集聚地。

专栏5 成都会展业发展布局图

成都会展业发展布局图

第二节 构建会展业新生态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会展业建圈强链和创新驱动发展,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会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成都会展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

推动会展业建圈强链。建强成都都市会展引擎圈,推动四川会展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推动成德眉资会展业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加强与7个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共建共筑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会展产业生态圈。协同构建全国会展循环圈,深化成渝会展业合作,充分发挥成渝地区会展联盟机制作用,推动成渝共同打造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川渝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等区域化会展活动,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向上争取重大经贸、外交活动落户成渝地区,推动成渝地区重大场馆合作、招展引会一体化,推进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会展业协同开放,打造全国会展“第四极”;通过创新展会巡展联展模式,加强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合作、信息共享,共建共筑具有引领辐射力强、产业带动力大的会展产业生态圈。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合作圈,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交往,完善国际会展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共筑具有合作共赢、共同开放的会展产业生态圈。做强会展产业链。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聚力项目攻坚、聚合要素支撑、聚心服务推进,以产业链链主为突破,以原创展会品牌为核心,推动会展业能级大幅提升。引培主体育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梳理全市会展企业,建立并动态更新会展产业链重点培育优质企业名单,制定针对性的梯度培育计划,加速会展企业集聚。展产互促融链,按照“办好一个会展活动、聚焦一个产业集群、链接一批优质企业、吸引一群优秀人才、洽谈一众高端项目”的思路,发挥会展活动的“磁场效应”塑造产业优势,利用产业的“品牌效应”打造优质会展活动。招强争优补链,组建产业部门、功能区、领军企业、会展大使联动的专业招引团队,拓展会展产业链资源供应网络,争取更多优质会展活动来蓉举办。创新发展强链,围绕数字创新和绿色发展,夯实会展数字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科技应用,深入实施智慧场馆、会展智造园区以及会展云平台建设,促进会展业智慧化、科技化、生态化发展。配套强化固链,加快完善全市场馆建设和提升改造,完善交通组织、优化会展配套、提升市容环境、强化应急能力等,为重大展会提供配套支撑。引育人才优链,整合市场需求和市场资源,建立高层次会展人才信息库,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人才政策措施,吸引会展领军人才、优秀团队来蓉,加大会展专业人才的培育、培训力度。财金助力活链,通过探索设立会展业基金、区(市)县会展专项资金以及创新金融产品、信贷模式、商业保险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投资本支持重点会展企业发展和重大会展项目的引育。优化环境促链,建立健全会展业统计制度,探索成立成都市会展产业链联盟,研究出台会展服务、会展经营、展会评级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全面优化会展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调解服务等,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搭建会展业高能级创新平台。搭建全球资源集成平台,充分发挥“双机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比较优势,高效链接全球会展核心市场,全面放大会展活动的品牌效应、产业拉动效应、贸易促进效应,进一步推动科技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集聚,实现以展促产、以展引商、以展兴城。搭建国际创新策源平台,加强与国际会展龙头企业、组织机构、智库团队、科技企业合作,提升本土会展创新策源能力;聚焦会展新方向、新技术、新趋势,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创新资源,导入研发资源和技术力量,构建多层次会展科技创新体系,为会展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搭建会展人才引育平台,建立高层次会展人才信息库,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人才政策措施,吸引会展领军人才、创新策展人才、会展创业团队、优秀团队来蓉,协调推动会展相关部门、相关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会展院校、会展培训机构共建“政产学研用”基地,在会展人才培训、国际交流、行业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节 培育会展业新动能

按照“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思路,聚力城市名片打造、要素资源共享、内外市场联通,实施名展(会)、名馆、名企、名业培育行动,构建会展专业人才队伍,推动会展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拓展城市绿道、公园等会展展示新空间。

实施名展倍增行动。招引国际高能级展览,依托驻蓉领事馆、商协会等机构,对接国际国内顶尖先进制造业展览的主办方,建立重点引进展览项目库,通过永久落户、设立海外展区、策划系列展等形式,招引一批行业影响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国际知名品牌展览;办好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科幻大会等,推动会展国际化,做强会展之都城市名片。提升本土品牌展览,推动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大型展览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扩大展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冲击世界商展百强等,打造高水平、专业性、市场化的世界级品牌展览;支持成都国际口腔设备与材料展览会、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等自办展会加强与国际品牌展对接合作,申请UFI(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打造一批国家级品牌展览。打造“一区一品牌”,围绕全市21个重点产业链和58个产业功能区,支持每个重点产业链培育或引进1个标识度高、显示度强、影响力大且与产业主导方向高度契合的品牌展览活动,充分发挥专业展览的品牌塑造作用和影响传播功能,聚焦产业功能区宣传推广、供应链对接、展示展贸和合作交流等需求,鼓励在细分领域举办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展览,开展产业推介、产业招商、配对洽谈等活动,提升展会投促带动力。培育新兴展览,聚焦国家“双循环”、供给侧改革战略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以推动消费升级为手段,策划一批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时尚生活等领域的品牌消费展、品牌特展,助力提质“幸福城”。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策划创办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5G、清洁能源等数字新兴产业和成都新经济相关展览项目,提升“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助力建设数字中国。聚焦在蓉举办的高能级体育赛事活动,策划一批体育装备、健身休闲相关展览项目,加强体育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助力建设体育强市。

实施名会突破行动。招引重大知名会议,选聘行业领军人才、资源网络重要人物担任“成都会议大使”,借助其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招引一批优质会议论坛落户成都;推动中央直属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等重点企业来蓉举办年会、供应商大会、专业论坛等。培育本土品牌会议,聚焦成都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与特色资源,培育或壮大一批标识度高、显示度强、影响力大的专业会议;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强与国内国际行业协会、学会合作,策划原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会议,打造科学会议首选地。争取国家主场外交会议,聚焦增强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发挥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会都岛国际交往功能,依托中国—欧洲中心和中韩、中德、中法、中意、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主动承接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和重大涉外会议,积极申办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论坛对话,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

专栏6 名展名会倍增

1、招引国内外名展览。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园艺博览会、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等。

2、提升本土品牌展览。

打造世界级品牌展览: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

打造国家级品牌展览: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成都国际口腔设备与材料展览会、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博览会等。

打造区域级品牌展览:成都市先进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交易会、成都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安仁双年展、成都奇石根艺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房车露营大会等。

3、打造“一区一品牌”。引导各产业功能区培育一批与主导产业相契合的品牌会展活动,将优质产业优势转化成为自主会展IP,提高产业功能区集聚度和产业能级(详见附件2)。

4、培育新兴展览。天府幸福美好生活精品展、旅游体育装备展、天府红色文化展、时尚数字消费展、巴蜀文化活化联展等。

5、引培知名会议。积极争取国内国际主场外交和重大涉外会议,招引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国家大型会议和国内国际大型企业年会等,提升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等品牌会议国际影响力,持续做强安仁论坛、国际会议业CEO峰会、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大会、成都·世界信息安全大会、“亚蓉欧”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国际新材料及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论坛、中国牙谷国际峰会、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一带一路”华商峰会等,培育壮大全球跨境电商成都大会、中国西部智能信息高峰论坛、中国(成都)时尚产业大会等。

实施名馆提升行动。打造专业场馆体系,提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场馆的载体功能,增强重大会展活动带动效益,推动场馆智慧化建设,提高场馆利用率;高质量建设国际会都岛、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等场馆,力争达到国际认证水平。建设会议型酒店集群,鼓励世外桃源酒店、龙之梦大酒店等会议酒店加快完善酒店接待、翻译等会议服务功能,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能力与效率,增强成都举办国际化、专业化会议的承载力。拓展会展展示新空间,复合利用城市绿道、公园、体育馆、产业园区等特色载体,举办特色会展活动、开展常态展示贸易、优质展品推介。

专栏7 名馆建设及提升

1、专业场馆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是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永久会址,其中展览展示中心室外展场11万平方米,室内净展面积20.5万平方米;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拥有会议及宴会功能空间2.4万平方米。加快提升场馆运营水平和能级,推动场馆全场景、运营全生态智慧升级和绿色发展,拓展大型演艺、赛事、节庆活动市场。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是目前中国展示条件、利用效能最好的场馆之一,室内展览面积共约11万平方米,可搭建5600个国际标准展位。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会展设备,增加场馆智慧化、便利化服务设施,提升场馆国际服务水平,培育国际顶尖会展品牌。

国际会都岛肩负国家主场外交功能,其中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国宾馆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加快健全会议、会展接待设施,提升会展国际服务水平,打造集会议会展、高端酒店、滨湖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际级会议中心。

空港商务展示展销综合体拟建设3100平方米的大展厅、31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5000平方米的大宴会厅,可容纳6000人参会。配套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候机厅办公楼宇、四星级酒店、商业街区,结合临近双流机场的区位优势,开展航空展会、商务商贸等活动。

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农博主展馆1号馆天府农博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室25间,最大会议室1800平方米;2、3号馆农博展场展区面积1万平方米,室外展区面积2万平方米。结合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开展产业经济、展览发布、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业态功能,打造产商融合化、田园场景化、沉浸体验式的农业博览新高地。

成都融创国际会议中心拥有约2000平方米的无柱式宴会厅和13间多功能会议厅。加强与都江堰、青城山等旅游景区合作,瞄准国内国际高端市场,发展会奖旅游,承接全国500强企业年会等,打造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

淮州新城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总面积约1.62万平方米;三层为会议区,会议面积1900平方米,多功能厅约1300平方米。服务于大型航空产业会议、展览活动,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项目、国内知名会展业运营公司。

2、会议型酒店

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具备24个面积不同的多功能厅和555间独具中式特色的客房和套房。承接世纪城会展中心溢出效应,争取大型展览配套的相关会议;与周边公园绿地联合举办户外展览、节庆活动,提高场地利用率。

四川锦江宾馆素有“花园式酒店”的美誉,设有会议室共20间,可容纳约2300人,拥有客房近800间。健全酒店安全防护体系,提高酒店会议专业服务水平,承接各类行业峰会、政府会议、新闻发布会等。

世外桃源酒店是中国首家汉唐文化主题酒店,拥有528间豪华客房;配有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15个大会议室,可同时接待3000人。结合汉唐文化主题,塑造主题会议酒店品牌形象,引进VR/AR、全息投影等设施,承接大型学术会议论坛、潮流直播、国风活动、产品发布会等。

成都龙之梦大酒店涵盖了从准四星级酒店公寓到豪华五星级四家酒店,会议展览面积3600平方米,拥有3240间客房及套房。发挥酒店区位优势,承接多种专业展和行业峰会、论坛、年会,健全会议专业设施,打造集商务会议、会奖度假、专业展览为一体的会展载体。

成都温江皇冠假日酒店会议展览面积2300平方米,设有1313间会议室和1530平方米无柱式大宴会厅。承接“三医”(医药、医学、医疗)、苗木等产业重要会议、论坛。

3、会展展示新空间

东安湖体育公园拥有4万座甲级体育场、1.8万座的多功能馆和4万平方米的小球馆。加强体育场馆的赛后综合利用,重点开发汽车等专业类展会、高新技术创交会、特色产品消费展,加快完善高星级酒店和精品商务酒店等配套设施,打造国际一流体育文化综合体。

安仁博物馆岛拟建设2000-5000平方米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配套会议会展场馆、精品酒店、商业街区、景观绿道及水系,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联动发展,打造高端会奖度假、文博文创、农业博览等业态。

实施名企壮大行动。招引一批国际名企,建立重点引进会展企业名录,精准招引国内外牵引性、带动性强的链主企业在成都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具有总部级职能的独立法人机构,通过链主企业吸引会展全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左右岸企业集聚,提升产业链主导能力;推动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头部企业向产业链供应链垂直整合、横向贯通,为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持、共享生产服务等,带动关联企业共同发展。壮大一批本土名企,支持本土会展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形式组建大型国际会展集团,鼓励策办申办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合作、争取上市以及冲刺全球会展50强和国内会展30强;鼓励本地会展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有序竞争等方式与国际会展集团进行合作,激发本土会展企业原创力和办展策展能力,促进本地会展企业做强主业、提质增效。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针对性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提能发展,瞄准会展策展、组展等关键领域“补短板”,会展绿色化、数字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强攻关,全面提升成都会展创新支撑力和引领力。扶持中小微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会展企业与展馆运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商协会等广泛开展合作,联合办展、办会,抱团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专栏8 名企壮大

招引会展名企: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有限公司、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英国塔苏斯集团、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意大利博洛尼亚展览集团、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德国纽伦堡展览公司、德国柏林展览公司、德国科隆展览公司、德国斯图加特展览公司、英国伯明翰国际会展中心集团、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中展励德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中粮会展(北京)有限公司、驰旸文化(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博万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东浩兰生会展有限公司等。

培育会展名企:四川天府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四川国际博览集团、四川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英富曼天一展览(成都)有限公司、英富曼维纳展览(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市天一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新东方展览有限公司等。

实施人才招培行动。引进会展领军人才,整合市场需求和市场资源,建立高层次会展人才信息库,针对性招引国际一流的会展领军人才和高水平会展团队,打造全球高端会展人才“蓄水池”;推荐会展领军人才入选市级重大人才计划,增强领军人才城市粘性,激发领军人才引领作用。联合培育会展应用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加强人才的联合培养,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服务型等会展基础人才;发挥中国贸促会成都培训基地价值,引入国际化、国家级权威培训资源,培养一批具有高级资质认证的会展管理人才队伍。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搭建数字云展中心,围绕“双线”会展模式,推进“线上+线下”发展,加强与龙头科技公司、网络营销平台合作,利用5G、虚拟现实技术(VR)、云技术、互动直播等前沿技术,实现传统线下展会核心功能的数字化、在线化。加强数字化运营管理,提供在线交流洽谈、供需精准配对、营销宣传等服务,实现“云展览”“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进一步拓展展会功能、夯实展会成效。推动会展服务智慧升级,鼓励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促进会展场馆信息资源库、设施管理系统、展期安排系统、展销系统等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为客商提供线上注册、展会预约、电子签到、社交分享、馆内导航等一站式服务。

实施绿色会展行动。倡导绿色会展理念,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培育低碳会展企业,鼓励建设低碳会展园区,推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办展办会,支持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产品,鼓励在场馆设施、项目运营、展示设计、展台搭建、垃圾处理等环节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引导、推动各参展企业和搭建商采用可回收材料替代传统展材,循环使用环保展具。构建绿色会展体系,鼓励会展业与环保产业的交流、合作以及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会展技术与创新体系的建立。鼓励和支持重点展馆、重点展会开展试点,推动绿色展馆、绿色展会认证。

第四节 推动展产融合发展

建立展产融合发展长效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要与资源特色,推动会展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都市农业深度融合,形成上下游贯通、全产业价值链融合的发展格局。

推动“会展+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升级,鼓励本土先进制造业企业参加国外一批影响力大的产业展会,全面展示企业拳头产品,加强产业上下游供需对接。发展会展装备制造,开展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引导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产业企业参与打造会展智造园区、营造新型会展场景、创新会展设计与生产模式,支持在展示设计、展台搭建等环节应用新型材料和前沿设施设备。

推动“会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会展+文旅商贸融合发展,鼓励会展业联合旅游业、物流业、文创业等,创新打造会展小镇、商贸会展产业园区等融合性项目,发展会议度假、商务交往、文博旅游等体验业态;鼓励会展与文旅、休闲、购物、时尚、商贸等产业融合,支持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时装周、电影节、艺术节等文化展演活动。推动会展与体育融合发展,服务国家体育强国战略,紧抓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举办契机,依托体育场、运动公园、绿道、广场等特色空间,举办体育主题节庆活动,助力开展全民健身,扩大体育消费。

推动“会展+新经济”融合发展。创新会展新技术,鼓励会展设计、组展、搭建等环节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标准化、模块化会展材料和产品,并制定会展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方案,实现模块材料分类、回收、可重复利用。培育会展新业态,以成都会展新经济产业创新基地为引领,发展影像视听、直播、活动策划、企业孵化、IP打造等服务,发展智慧会展、云展览等新业态,为城市营销赋能。营造会展新场景,顺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发展趋势,运用CG特效、人机交互、AI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等数字技术,推动“数字+会展+产业”“数字+会展+体验”等多角度、多层次新场景加快发展。

推动“会展+都市农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展贸一体,围绕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高水平建设天府农博园、蔬博园、川菜产业城会展空间,结合现代种业、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创新室内户外展会模式,全面展示农业高新仪器、精深加工农产品、农资农机等重大成果。促进农业品牌塑造,借助云直播、云洽谈方式,推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渠道拓展等都市农业新模式,带动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品牌发展,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

第五节 促进会展业开放合作

坚持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用好用活国内国际会展市场和资源,提升成都会展国际影响力,助力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加强国际交流交往。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ECP成员国的商协会和经贸组织的交流广度和深度,打造“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加快把外事资源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强化会展信息交流、项目和资本合作。推动成都会展“走出去”,支持企业优化国际市场布局,鼓励本土龙头会展机构和组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成都联络办公室的作用,策划和培育更多高规格、高能级的境外展览项目,双向互邀企业参展参会。

提升国际会展话语权。推动展会国际认证,加强与UFI(国际展览业协会)、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AEE(国际展览和项目协会)、SISO(独立组展商协会)等会展国际权威机构联系,推动本地会展企业、展会项目、会展场馆、会展行业组织等争取国际机构认证,提升成都会展国际知名度。加强与国际会展智库合作,与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开展会展新经济、会展新业态等领域研究,推动成都会展模式对外输出,扩大成都会展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提升会展国际化水平。提高国际展会比例,加大国际高端展会培育力度,引导和推动有潜力的主题相近或行业相关的中小型展会联合(合并)办展;引进重要国际展览和会议,提升国际展会组织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比例,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国际展商定向宣传力度,发挥会展行业组织和贸促会作用,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家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吸引优质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来蓉参展和休闲消费。

加强会展市场营销。成立会展营销联盟,主动融入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等城市品牌营销,整合各级政府部门、商会协会、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会议服务机构、会议型酒店组成的资源力量,制定面向全球的宣传推广计划,推介成都会展资源优势、展会项目、营商环境等,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形象展示窗口。建立重大展会活动的宣传营销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媒体深度宣传合作,开展新媒体整合营销、大数据精准营销,吸引更多组展机构、投资公司、平台企业来蓉发展。

第六节 完善会展业配套服务

提升会展综合配套设施。提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等专业场馆周边交通、物流、餐饮、住宿、商贸、娱乐等配套设施,加强专业场馆与酒店集群和商业综合体等在会展活动中的协同合作,提升会展带动效应。提升会展服务配套,打造会展专业楼宇,吸引集聚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常年展示和贸易型企业、大型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研发机构等,形成有影响力的、知名度较高的会展服务企业集群。提升交通物流配套,加快推进通达专业场馆的机场快线建设,开通机场、火车站至各场馆的“绿色通道”,做好展期临时交通管制,加快重要交通物流节点的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规划大型会展专用物流轮候区。

提升会展国际服务能力。创新与成都海关协调合作机制,探索国际会展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推动海关探索简化展品入境签证手续,提升国际展会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展会审批服务,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服务标准体系,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展会报批服务。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优化专业场馆航空配套服务,探索联程联运及行李直挂业务。提升国际接待服务,规范设置会展载体及周边区域的中英文双语导视标识系统,加强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涉外培训,为国际性展会活动提供便利化服务。提升会展金融服务,支持智能移动支付、数字普惠金融等相关领域创新发展,提供货币兑换、交易结算、离境退税、主流外卡跨境支付等服务。

营造会展特色消费场景。营造交流交往消费场景,依托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天府农博园等专业场馆,围绕商务商贸、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等需求,打造商务餐厅、品位咖啡、精品集市等特色空间。营造时尚科技新场景,围绕时尚品鉴、智慧体验、文化创意等需求,布局无接触式移动便利店、特色快闪店、智能座椅等智慧设施,开展“室内+室外”的体验式、沉浸式会展活动。营造会奖旅游消费场景,加强与旅游景区(点)、城市公园、绿道的合作,打造沉浸购物、时尚秀展、林盘商务、原乡民宿等业态。

第四章 实施保障

第一节 健全体制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优化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推进小组职责,统筹推进会展产业链建设。抓好重点企业培育、重大展会招引、重大项目促建、创新体系构建、功能区建设等工作,研究制定促进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协调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能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审议会展产业链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会展产业链发展中有关重大问题。成立成都市会展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加强资源要素统筹、重大项目调度和产业政策整合。

健全统计机制。建立覆盖全市会展业的统计监测体系,规范统计范围、口径、标准,定期发布数据信息。协调推动各职能部门、各区(市)县、企业等会展数据互联互通,有序推进展会综合保障、展会档期管理等工作,为政府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环境提供数据保障。

建立评估体系。规范、细化评估范围、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注重对会展创新引领作用和溢出带动效应的综合性评估,对全市举办的各类展会项目定期开展考核和综合评估工作,为精准施行产业政策、评估政策效能、规范行业竞争提供客观依据。

第二节 完善政策体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量身定制政策服务综合包,提高政策匹配度和有效性,促进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管委会)等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措施,围绕链主企业实际需求,加强“一企一策”专项服务,针对性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关键配套企业创新提能发展。推动设立会展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吸纳社会资本跟投,引进专业基金管理团队管理,以市场化方式开展股权投资。鼓励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渠道、优化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会展企业支持力度。

强化人才政策配套。坚持“高精尖缺”并重的会展人才策略,通过“政策待遇+行业待遇”等支持方式,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雏鹰计划”。开展会展头部企业评选,遴选头部企业和会展经济产业链高端人才,在户籍管理、住房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相应配套政策体系。依托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会展产业企业提供人才寻访、人才测评、咨询服务等人力资源服务,为会展业创新创业人群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诊断等服务。

第三节 提升营商环境

加强会展法制建设。宣传和贯彻执行《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会展企业法律意识,促进会展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全面提升成都会展市场治理水平,保障会展业健康发展。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参与城际会展业交流活动,鼓励成都会展联盟等行业组织与全国性会展业联盟、区域性会展业联盟的合作,开展会展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为会展企业提供经济信息、市场预测、技术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和鼓励会展企业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方式,开发利用展会活动名称、标志、商誉等无形资产。依托成都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加强会展专利、商标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行政保护。明确展会现场侵权投诉的处置流程,配合执法部门加强对展会的监管,防止参展参会单位侵权、造假行为。完善重点参展产品追溯制度,推动落实参展企业质量承诺制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构建会展信用体系。增强办展机构、参展企业等会展业相关主体的信用意识,推进行业信用信息应用,引导展览馆运营方、办展机构、设计搭建和参展企业等诚信办展、规范服务。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诚信信息共享和公开。

第四节 加强安全防控

加强内部风险防控。完善会展安全体系,重点推进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严格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采取相应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对布展、撤展、用火、用电、用气、机械、展品仓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加强与公安、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检查,督导举办单位依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维护会展活动正常秩序。

加强外部风险预警。建立会展业外部风险跟踪监测体系,聚焦展前、展中、展后全过程,强化会展风险识别、评估分级与预防,定期发布风险预警,制定风险应急措施,积极开展会展风险、疫情防控教育培训,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会展风险防控扶持体系,鼓励引进境内外相关保险机构设立直接服务于会展项目的专项保险,降低风险期间会展企业负担与损失。

附件1:名词解释

1.重大会展活动数量

指重大展览活动、重大会议活动、重大节庆活动和重大赛事活动数量之和。

重大展览活动指在专业会展场馆或非专业场馆举办且展出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展览,以及在美术馆、艺术馆或图书馆举办的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大型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艺术类展览。

重大会议活动指参会人数超过200人,且在某一科学领域、学术领域、行业领域或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会议。

重大节庆活动指出参与市民游客超过1万人次或者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重大赛事活动指由国际体育赛事组织机构或全国性体育赛事组织机构,主承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国家级体育赛事;或由国际商业赛事组织机构或全国性商业赛事组织机构,主承办的国际商业赛事、全国性商业赛事。

2.展出总面积

指各类展览会议活动所使用租赁的专业展览场地、专业会议场地的面积总和。

3.参会观展总人数

指各类展览会议活动中,参与会议和观看展览的人数总和。

4.国际展览数量

指境外参展商来自六个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或者境外参展商不低于全部参展商的10%,或者境外观众不低于全部观众的5%的展览数量。

5.国际会议数量

指由来自3个(含)以上境外国家或地区(不含港澳台)的代表参加的会议,或境外(不含港澳台)参会代表占全部参会人数40%(含)以上的会议数量。

6.UFI认证项目数量

指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国际性展览数量。

7.符合ICCA标准的国际会议数量

指符合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统计标准的国际性会议数量。

8.会展业总收入

指各类会展活动产生的直接收入和拉动收入之和。

9.会展业直接收入

指会展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场馆租赁收入、会场租赁收入、展位收入、布展收入、会务收入、执行服务收入等之和。

10.会展业拉动收入

指由会展活动所衍生带动产生的广告收入、交通物流收入、住宿收入、餐饮收入、商贸购物收入、旅游收入等间接性收入之和。

11.世界商展百强

指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发布的世界商展100强。

附件2:成都市建圈强链重点培育展会方向

序号 产业生态圈 重点产业链 主要承载地 协同发展地(协同发展领域) 重点培育展会方向
1 电子信息 集成电路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芯谷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集成电路设计)、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集成电路装备材料)、成都科学城(集成电路设计) 重点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芯片、量子通信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新型显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消费电子)、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科技及工业互联网)、成都芯谷(面板制造) 重点围绕集成消费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工业互联网、平板显示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高端软件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成都科学城(基础软件、大型行业应用软件)、成都工业创新设计功能区(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航天工业软件)、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航空工业软件)、成都芯谷(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 重点围绕工业软件设计、“北斗+”、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2 医药健康 创新药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 华西医美健康城(创新药研发及成果转化) 重点围绕新药创制及临床研究技术、生物医药、中医药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高端医疗器械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成都未来医学城 天府中药城(中医器械)、华西医美健康城(医药器械研发及成果转化) 重点围绕医疗健康、医疗器械与技术、中药材数字生产、中药材质量检测、医学美容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3 航空航天 航空发动机 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 成都未来科技城(航空零部件)、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航空制造与维修)、双流航空经济区(航空维修与制造)、成都工业创新设计功能区(航空整机及零部件) 重点围绕航空燃气涡轮推进技术、航空维修、飞机室内设计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工业无人机 成都工业创新设计功能区 成都未来科技城(航空零部件)、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航空制造与维修)、双流航空经济区(航空维修与制造)、淮州新城(通用航空) 重点围绕工业无人机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未来科技、发动机研制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4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 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 金牛坝科技服务产业功能区(科技研发及勘察设计)、中德(蒲江)产业新城(铁路设备) 重点围绕城际动车、铁路设备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5 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 龙泉汽车城 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智能装备制造)、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新能源电池)、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 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太阳能及清洁能源、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技术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6 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 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 成都欧洲产业城(锂电三元正极材料)、淮州新城(锂电高镍正极材料、光伏材料)、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绿色建筑材料) 重点围绕高分子新材料、光伏材料、锂电三元正极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7 数字经济 大数据产业 成都科学城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数据服务)、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数字新基建)、天府数字文创城(网络视听)、成都欧洲产业城(5G及智能电器研发应用) 重点围绕大数据网络、数字新基建、直播电商平台、5G、智能家电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8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成都科学城(先进计算及算力服务)、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经济)、成都芯谷(物联网技术)、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绿色智能经济)、龙泉汽车城(智能网联汽车)、成都医学城(脑科学及人工智能)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先进计算、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精准医学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9 先进生产性、服务业 金融业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 春熙路时尚活力区(消费金融)、少城国际文创谷(文化金融) 重点围绕证券投资、数字版权交易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会展业 天府总部商务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会展博览)、安仁·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农业博览) 重点围绕会展博览、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乡村振兴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物流业 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 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电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龙泉汽车城(保税物流及公路物流) 重点围绕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智慧物流、仓储配送、供应链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10 新消费产业 文创业 天府数字文创城、少城国际文创谷、东郊记忆艺术区 成都影视城(影视文创)、 三国创意设计产业功能区(创意设计)、 安仁·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文博体验) 重点围绕时尚艺术、创意设计、文化博览、影视制作、建筑设计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旅游业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 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 西岭雪山文体装备功能区、 安仁·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 春熙路时尚活力区 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山地运动)、 天府奥体公园(体育文旅消费)、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国际时尚消费)、 荷花池国际商贸城(蓉北商圈)、 她妆美谷(新零售和流量经济)、 成北新消费活力区(潮流消费) 重点围绕高端消费、休闲度假、文体装备、新零售、服饰美妆、电商直播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现代商贸 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等 成北新消费活力区等 重点围绕新零售、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11 都市农业和食品 现代种业 天府现代种业园 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休闲食品及饮料)、 天府农创园(特色水果研发培育)、 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优质粮油科研服务)、 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绿色食品)、 西岭雪山文体装备功能区(运动食品饮料)、 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农业装备及绿色食品)、 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绿色食品)、 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 重点围绕现代种业、川菜展示、花木展贸、休闲食品、农业产品、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业观光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绿色食品 中国川菜产业城
12 碳中和 绿色低碳产业 淮州新城 成都科学城(碳中和科技)、 中法成都生态园(绿色低碳服务业)、 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氢能)、 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氢能)、 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资源循环利用)、 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新能源电池)、 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绿色建筑、新能源功能性材料)、 双流航空经济区(光伏) 重点围绕节能环保、碳中和、绿色材料、氢能等领域培育相关展会活动。

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docx

阅读政策详情
文章地址:http://www.58eventer.com/huizhanjiangbu/566.html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
相关政策
政策搜索
北京会展政策 上海会展政策 杭州会展政策 深圳会展政策 成都会展政策 武汉会展政策 南京会展政策
热门政策
会议活动案例
最新政策
活动知识
热门标签
伍方会议部分合作品牌
合作客户
12
1000+品牌
8000+信任

© 2024   www.58eventer.com   杭州伍方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人才招聘    红色党建    浙ICP备12009767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5506号

活动策划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9号世贸智慧之门A塔4608室(310051)     咨询电话:400-0571-361 、 15700155984

会议现场服务规范 演出许可证 一级舞美工程资质证书 政采云认证活动供应商 可信网站认证

论坛策划发布会年会策划答谢会经销商会议招商推介会美食节活动线上会议云签约启动大会周年庆游园会
隐藏客服 咨询客服 回到顶部

伍方吉祥物小伍

咨询会议活动服务
TEL4000571361
TEL15700155984

微信客服

资质荣誉 伍方资质
诚聘英才 诚聘英才